元宇宙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元宇宙的起源与内涵

元宇宙的起源与定义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的第一次出现,可以追溯至1992年一本Neil Stephenson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1]。在这本小说中,物理世界中的人类借助虚拟现实(VR)设备,以各自的数字虚拟形象在元宇宙,一个与物理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中生活。从元宇宙一词首次出现以来,伴随着个人电脑、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元宇宙的内涵逐渐明确和丰富。学者Stylianos Mystakidis提出了元宇宙的定义,指出元宇宙是一个将物理现实性与数字虚拟性融合在一起的、永久且持续存在的多用户环境的后现实世界[2]。王陈慧子等人提出元宇宙的核心特点为:独立永续、虚实相生、行为自定义化和高度沉浸[7]。随着美国游戏公司Roblox凭借招股书中的元宇宙概念成功上市和市值的攀升,元宇宙概念开始成为全球资本热捧的对象,伴随着世界知名企业Facebook更名为Meta,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在元宇宙领域的投资等事件,使得元宇宙概念从2021年开始为更多人所熟知[8]。

Lik-Hang Lee等学者提出,元宇宙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数字孪生、数字原生、物理与虚拟现实共存[3]。数字孪生是元宇宙的起点,指的是大规模、高保真的数字模型和实体,反映了具有各种属性的物理对应物,包括物体的运动、温度以及其数字模型和实体的功能。而数字原生,指的是只存在于数字世界中的信息。在元宇宙中,最终要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现实共存,就要将物理世界反馈、数字孪生与数字原生整合起来,这个过程需要借助扩展现实(XR)技术来实现,即包括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三类技术[4]。

元宇宙相关技术标准

从2011年第一版发布到2020年第四版发布,ISO/IEC23005(MPEG-V)[5]成为元宇宙领域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标准之一。

image-1665797518127
图 1.1 ISO/ICE23005(MPEG-V) 标准架构

图 1.1展示的是ISO/IEC23005(MPEG-V)标准的结构框架。其中,R→V Adaptation表示的是将真实世界中的感知数据传递给虚拟世界中的角色,V→R Adaptation表示的是将虚拟世界中的感知影像转化为真实世界中的操作指令。V→V Adaptation表示的是将虚拟世界中的原始信息进行标准格式化。

image-1665797533465
图 1.2 IEEE 2888 标准架构

ISO/IEC 23005标准的重点在于定义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连接和交互架构,而IEEE 2888[6]标准作为其补充,进一步完善了物理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感知交互、真实交互、数据同步等交互接口的架构,这些分别在IEEE 2888.1,IEEE 2888.2,IEEE 2888.3子标准中进行了说明。图 1.2展示了IEEE 2888标准架构的关键信息。

元宇宙的发展历程

实际上,元宇宙并不是一个近年才出现的新鲜产物,最早可追溯至1987年前后个人电脑的诞生。

image-1665797572766
图 1.3 元宇宙发展历程

图 1.3展示了从1974年至2020年元宇宙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技术与元宇宙发展之间的联系[3]。从1987年前后个人电脑的诞生之后,元宇宙历经了基于文本的交互游戏(论坛、聊天软件等)、虚拟开放世界与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inecraft、众多MMOG等)、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上的沉浸式虚拟环境(如Pokémon Go)到目前的元宇宙状态四个转变。

可以看出,新技术的出现是推动元宇宙转变和升级的催化剂。当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区块链和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s)的更广泛应用[9],都使得元宇宙不断向具有虚实融合等特点的下一个阶段迈进。

元宇宙的关键特点

在Web1.0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以单向传递信息为主,互联网用户只能访问那些由网站所有者提供的信息。在Web2.0的社交网络时代,互联网用户可以同时是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Web3.0的去中心化时代,互联网用户不仅是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是内容的所有者。元宇宙是建立在Web3.0之上的应用层实例[10]。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总结,目前普遍认为的元宇宙应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体验沉浸:沉浸式的体验意味着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空间足够逼真,它可以让用户从心理和情感层面完全沉浸[11],这也被称为沉浸现实。沉浸式体验需要让物理世界与虚拟现实融合,并实现用户与物理世界、虚拟世界的同时交互。由于元宇宙体验沉浸的特性,导致其通常具有实时性、融合现实等特点。

2、永续性:永续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中一个方面,指的是元宇宙始终保持着一个高度独立的封闭经济循环和价值系统,从而使得平台内维持内容创作的热情与持续的创新,使得元宇宙内的生态得以持续。另一个方面,指的是元宇宙为了保持其永久存在,应该建立在去中心化的架构之上,从而避免单点失效风险(SPoF),即平台被一个或少数几个强大的实体控制[14]。

3、超时空性:现实物理世界受限于空间的有限性,和时间的连续性与不可逆性,而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真实物理世界的虚拟时空连续体。元宇宙的超时空性指的是,它可以打破物理世界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3]。因此,元宇宙中的用户可以无缝切换至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维度的虚拟世界,甚至平行的其他虚拟世界中。

4、可扩展性:元宇宙的可扩展性指的是元宇宙中的用户数量、场景复杂度以及交互的类型、范围等不应受到限制,可无上限扩展[15]。
总的来说,元宇宙并不是一个新技术,而是一组新的概念体系,囊括了一系列相关技术,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为接下来数字世界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

元宇宙研究现状

元宇宙是一组跨学科的概念,由一系列领域的技术和理论组成。Lik-Hang Lee提出元宇宙包含图 2.1中所示的14个领域,分为核心技术与生态系统两大类[3]。14个领域中,核心技术部分包括用户交互、扩展现实、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人/物联网、边缘/云、网络和硬件基础设施共8个领域,生态系统包括社会接受度、安全和隐私、信任和责任、内容创作、虚拟经济和虚拟化身共6个领域。

image-1665797621817
图 2.1 Lik-Hang Lee等人提出的元宇宙技术架构

而Yuntao Wang等人提出,元宇宙主要由普适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用户交互和网络六大技术组成,如图 2.2所示。

image-1665797631844
图 2.2 Yuntao Wang 等人提出的元宇宙技术架构

总的来说,元宇宙的技术架构主要分为如下三部分:

1、支撑技术:包括物联网、机器人、5G/6G网络通信等硬件基础设施,以及在硬件基础之上的云计算、边缘计算、普适计算等为元宇宙提供网络和算力支撑的各类技术。

2、应用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计算机视觉、扩展现实、用户交互等,建立在支撑技术的基础之上,用于构建元宇宙平台及其应用的各类技术。

3、生态技术:包括隐私保护、非同质化代币、虚拟化身等用于元宇宙中内容及用户生态的维持与发展的各类技术,往往涉及社会学、经济学、艺术、法律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本文重点就前两类与计算机专业领域更为密切相关的技术进行分析与阐述。

支撑技术

网络

网络是元宇宙所有架构的基础,无论是在云端进行大规模计算、访问大规模数据库还是用户之间进行实时互动,都需要依赖于高带宽、低延迟的网络环境。随着多媒体资源的日益膨胀,带宽的需求日益提升。5G最高可达10Gbps的传输速率[16]为诸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基于实时大规模数据传输的应用奠定了物理基础。

5/6G、灵活可扩展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未来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进行实时高效数据传输提供了技术基础。6G作为5G的必然演进方向,除了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传输时延以外,还带来了空天一体化网络(Space-Air-Ground Integrated Network)概念[17],为计算节点、用户和物联网传感硬件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网络支撑。软件定义网络可以将网络虚拟化,实现动态可伸缩的计算节点。物联网则将传感器与系统、用户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用户和环境在物理世界感官的延伸[18]。

物联网

根据统计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总数将达到309亿[19],相比2021年的138亿将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物联网设备互动方式的多样性也正在不断提升。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可以将物联网设备反馈的物理世界的真实数据与沉浸式扩展现实进行融合,进而在元宇宙中实现更加吸引用户的多模态交互体验。

image-1665797672814
图 2.3 AR、用户和IoT设备之间的四类关系

除此以外,用户还可以借助扩展现实设备,通过与物联网设备的交互实现与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同步互动。例如,Linfeng Chen等人实现的Pinpointfly,就是一个借助增强现实设备实现用移动设备对无人机轨迹和方向进行追踪的移动应用[21]。总的来说,增强现实设备、用户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四类,两个维度分别是:用户是否能通过增强现实设备控制物联网设备、以及增强现实设备中的对象是否为物联网设备本身,如图 2.3所示[20]。

除了室内物联网设备以外,由于如今车辆配备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先进的传感器,具有5G甚至更先进网络的联网车辆不仅可以实现车对车的连接,甚至可以与虚拟世界进行连接互动,即车联网。车联网是物联网设备的一个典型应用,由其带来的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应用在当今产生了很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考虑到车辆是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半公共空间,车内的驾驶员和乘客可以同步接收丰富的媒体信息。因此,近年来开始有厂商将智慧驾驶与虚拟世界进行整合,其中一个例子是Nissan公司的元宇宙应用Invisible-to-Visible(I2V),如图 2.4所示,它借助物联网、数字孪生、虚拟化身等技术,将全世界的联网Nissan车辆的驾驶员和乘客连接到了一起[22]。

image-1665797692476
图 2.4 Nissan I2V 架构示意图

在元宇宙不断发展的今天,借助物联网及其更广义的思维联网(Internet of Thinking, IoTk)进一步深化思维空间和元宇宙之间的互动,使得元宇宙中的对象拥有自动获取、处理、学习和思考知识的自适应感知的能力[29]。

普适计算

与传统计算相比,普适计算可以在任何设备、任何地理位置以任何形式进行计算[23]。借助广泛普及的嵌入式、物联网和移动设备,无需特定的计算设备(如云端服务器或个人电脑),便携设备联网后,用户就可以与元宇宙中的虚拟世界或虚拟角色进行互动,技术基础就是在各类便携设备上进行的普适计算。普适计算融合了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移动计算等计算资源,为了提升普适计算中的体验质量(QoE),如图 2.5所示[14],Yuntao Wang等人总结提出,可以通过整合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实现高效地计算与传输,并能满足终端用户的各类需求,从而使元宇宙的网络具备易于扩展的特点。

image-1665797707025
图 2.5 Yuntao Wang 总结的边缘/云计算架构

应用技术

区块链

为了实现永续性,元宇宙应当避免构建在中心化架构上,从而规避单点失效风险。在元宇宙中,一切元素是数字化的,如物理实体的数字孪生、用户头像、各个地区的地图等。由此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可以将数据存储建立在区块链的基础之上,以保证元宇宙数据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3]。

除了去中心化存储以外,区块链提供的去中心化经济系统也是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变性、透明性和可审计性[17]。在此基础之上的非同质化代币(NFT)有助于对元宇宙中资产的所有权进行鉴别,目前已被应用于虚拟世界的收藏、艺术品及各类游戏场景[25]。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将管理规则以智能合约的形式编码在区块链上,从而使得区块链上的规则管理可以在没有集中化控制或第三方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主运行[24]。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在元宇宙中充当了大脑的角色,为元宇宙中的各类个性化服务,诸如虚拟化身生成、海量元宇宙场景创建、跨语言支持等,提供了技术支撑。从应用上来说,人工智能可以借助强化学习算法让NPC角色更为智能和个性化,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面部表情、情绪和发型创建虚拟化身,还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商品或信息[14]。从技术上来说,人工智能可以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区块链、网络、数字孪生、脑机接口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上[26]为元宇宙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例如,Decentraland、Sandbox、Realy、Star Atlas等都是经典的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在虚拟世界部署个性化服务与应用的元宇宙实例。以Decentraland为例,这是一个建立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虚拟现实平台,用户可以在其中使用或创建资产、内容、应用程序并从中获利。在Decentraland中,虚拟土地被确定为唯一、可转让的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发者可以借助Decentraland的脚本语言轻松编写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程序并发布在平台区块链上[30]。

扩展现实

扩展现实技术(XR)由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三部分组成,这三类技术之间的关系如图 2.6所示[32]。随着小型化传感器和扩展现实技术的日趋成熟,扩展现实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预计在未来将成为主要用于进入元宇宙的用户终端之一[27]。

虚拟现实是元宇宙的第一个阶段,目前的商用VR头显可以提供包括头部跟踪和有形控制器等用户交互方式,甚至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绘画创作[28]。借助虚拟现实设备,不同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实时协作和交流,这已经初步实现了元宇宙体验沉浸的特性。

考虑到元宇宙的最终形态,处于虚拟世界中的用户应与来自物理世界的物品或属性进行交互,这就需要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设备的支持。增强现实设备为用户在其物理环境中提供交替体验,专注于增强我们从物理世界获取的感知。

image-1665797743494
图 2.6 VR/AR/MR 之间的关系

混合现实介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允许用户与物理环境中的虚拟实体进行交互。例如,物理螺丝刀可以在混合现实中旋转安装带槽头的螺钉的数字实体,从而带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融合与互操作性的能力。[3]混合现实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数字孪生,我们借助混合现实技术可以实现在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中创建内容,现在已经有HoloLens 2等高效便捷的设备帮助我们完成这项任务[31]。

在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边界将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为一种融合产物,即扩展现实,并将作为元宇宙中用户接入虚拟世界的主要方式[25]。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元宇宙技术栈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视觉定位和映射、人体姿势和眼球追踪、整体场景理解、图像恢复和增强等方面对扩展现实技术的实现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3]。在增强现实设备中,通过光学系统捕获的一系列信息,经过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处理,最终呈现在头戴式设备或智能手机上。计算机视觉算法帮助用户使用扩展现实设备了解所处物理环境的更多信息,和物联网设备一道,建立更丰富的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交互体验。除此以外,计算机视觉技术还可以提升图片的质量,减少噪声和模糊,这有助于建立更接近物理世界的虚拟世界,提升用户的沉浸体验[33]。

在物理世界中,我们需要借助大脑和双眼实现对整个世界的3D建模,而元宇宙同样需要对未知环境建立其3D结构,以实现更为融合的交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视觉中的SLAM技术获取未知环境的三维结构并能够感知用户与环境的运动与变化[34]。

在元宇宙中,用户以虚拟化身的形象出现在虚拟世界中。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用户如何对其虚拟化身进行控制与交互。在扩展现实的应用中,获取的有关人体姿态的视觉信息通常可以表示为人体各个部位的关节位置或关键点,这些描绘了肘、腿、肩、手、脚等身体部位的关键点可以反映出人体姿态的信息[35],进而根据人体姿态信息使用户对其虚拟化身进行控制。

除了对虚拟化身的控制操作以外,让用户可以身临其境般作为虚拟化身感知3D环境的信息对于沉浸式体验来说也至关重要,这可以借助计算机视觉中的眼球追踪技术来实现。眼球追踪技术通常是基于持续测量瞳孔之间的距离和角膜的反射情况,从而根据反射角度推算出双眼聚焦点的位置[36]。借助眼球追踪技术,不仅可以使得生成的虚拟景象更为逼真,还可以通过计算双眼的视线范围降低环境计算的总体复杂度,提升渲染效率[3]。

应用生态

元宇宙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以各种形态的应用体现着元宇宙的特点,其中最经典的两类应用是游戏和在线协作。

游戏

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用户匹配度和内容适应性,游戏是目前元宇宙最热门的呈现形态。例如,沙盒游戏Second Life提供了一个可自定义的3D虚拟世界,玩家可以在其中创建自己的虚拟作品并出售,甚至可以参与艺术演出。Roblox是一个全球游戏创作平台,用户可以在其中创建游戏并设计皮肤和道具等元素[37],平台目前有2.6万款应用的用户量达到10万次以上,拥有1亿左右的活跃用户,并且已在平台中发行了虚拟货币Robux。

可以看出,这类应用不仅包含基本的游戏功能,更包含了创作社区和经济系统,与之类似的还有Decentraland和Cryptovoxels。在Cryptovoxels中,用户可以在虚拟世界Origin City中交易土地、建立虚拟商店、举办画展等,并在建筑物中展示和交易他们的收藏品等数字资产[38]。

在线协作

元宇宙为沉浸式在线虚拟协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包括虚拟工作场所的远程办公、虚拟教室的学习和虚拟会议室的小组讨论。例如,Horizon Workroom是一款Meta公司发布的办公协作软件,它可以让世界各地的用户在一个虚拟房间中一起工作和开会讨论。微软的Mesh是基于Azure的混合现实平台,可以通过全息投影和办公室数字孪生让任何地区的员工都能得到虚拟协作的体验[3]。

除了办公协作以外,另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方向是3D设计协作。例如,NVIDIA构建了一个名为Omniverse的开放平台,支持多用户实时3D建模并在共享虚拟空间中对物理对象和属性进行可视化,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设计等工业设计领域[3]。

在线教育也是一种在线协作的形式,借助混合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在线上身临其境般体验如线下教室一样的学习环境,使得全世界各个地区的学生都可以同时在同一间教室内进行学习和面对面交流。由于2019年以来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很多学生不得不居家上课,使得在线教育的接受度显著提高。韩国的Ju-Hey Won等人的调研显示,基于元宇宙混合现实技术的教育手段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帮助,93%学生对基于VR的在线学习持非负面看法,但基于虚拟现实的在线学习普及率在韩国仍然很低,显示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9]。

元宇宙研究方向

元宇宙发展至今,靠的是多个学科的众多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元宇宙应用的日益推广和发展,也反过来为各个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本文重点选取扩展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四大领域对未来需要进一步突破的技术问题进行阐述,而对于涉及交叉人文学科的领域如元宇宙经济、隐私保护、社交与信任等领域的待研究课题不在本文中赘述。

扩展现实

元宇宙要从概念一步步走向现实,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是一个必要的中间阶段,用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依赖于扩展现实设备实现与元宇宙的交互。为了让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更加融合,扩展现实设备将需要更大更清晰的显示屏、全息投影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姿态识别等技术来进一步完善融合体验。

扩展现实的其中一个研究方向是交互形式的多样性,其中脑机接口(BCI)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技术方向。脑机接口技术是指在人脑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直接建立信号通道,从而绕过语言和肢体,可以让用户直接与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由于人类所有感觉的本质都是向大脑传递信号,借助脑机接口技术,理论上可以通过刺激大脑皮层的对应区域来模拟所有的感觉体验。相比现有的扩展现实设备来说,可连接大脑皮层的脑机接口设备(例如正在研究中的Neuralink)在未来更有可能成为连接玩家与元宇宙虚拟世界的终极设备[40]。

扩展现实技术的实现离不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支持,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让计算设备了解用户肢体活动及其周围环境的视觉信息。目前在元宇宙的应用中,计算机视觉算法仍有几个需要不断优化的方向:更高效和精准地对空间和场景理解的算法;更准确和高效的身体和姿势跟踪算法;为了确保3D环境更为逼真而需要的更精准和高效的色彩校正、纹理恢复、模糊估计、超分辨率算法等[3]。

人工智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尤其深度学习算法的飞速发展,让元宇宙中系统及各类元素(如NPC)的自动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的效果。然而,现有人工智能算法往往依赖很深的神经网络,需要海量的计算能力和训练数据,这对计算和存储资源受限的移动设备来说很不友好[3]。因此,设计轻量化的人工智能模型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image-1665797816946
图 3.1 智能对话AI技术架构

当前,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并没有在各个方面均达到可应用的要求,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智能对话领域。随着元宇宙中的用户日益增多,商业活动数量也显著增加。为了给商业活动提供支持,元宇宙中完全拟人的智能对话A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业活动效率和频率,进而提升用户体验。如图 3.1所示[26],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对话乃至音频、视频的合成等各个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除此之外,数字孪生的智能构建、与物联网相关的智能算法(如自动驾驶等)、脑机接口中的模式识别等,都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而这些都会对未来元宇宙用户体验的提升产生直接的帮助。

除此以外,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算法对于模型的可解释性仍存在不足,元宇宙中的用户和开发者无法完全理解AI的决策过程,因而无法完全盲目地信任这些算法。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可解释人工智能(XAI)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可以用来描述人工智能模型的预测逻辑,并可分析其效果,使得用户和开发者能够理解并信任这些深度模型[41]。可解释人工智能除了可以提升用户和开发者的信任以外,还有助于降低元宇宙中人工智能算法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安全威胁,同时保证了用户体验的可靠性[26]。

区块链

相比传统存储方法,区块链通常采用工作量证明(PoW)或类似思路作为共识机制,需要所有参与者在待解问题中投入计算量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但是这样的方法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是加密数据的验证过程不如传统方法更快;另一方面是对能源的消耗更大,不够环保。而其他共识机制往往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而导致数据安全性无法完全得到保证。因此,更完美的共识机制对区块链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区块链共识算法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只能在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错性三者之间平衡)的前提之下[42],如何在元宇宙的不同场景下尽可能优化共识机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

此外,在公有链上,所有的数据可供所有用户读取访问,这可能会带来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如何在公有链中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保持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例如可借助密码学等技术——在未来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3]。

网络

对于Wi-Fi和移动网络而言,终端用户特别是移动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延迟仍然是主要的网络延迟瓶颈。因此,进一步降低边缘计算的延迟依赖于网络最后一公里传输的改进,如5G/6G网络等,从而为虚拟世界提供无缝衔接的用户体验。此外,为了确保流畅的用户体验,可以优化传输网络以适应元宇宙低延迟、高吞吐量的需求。例如,发生拥塞控制的传输层可以向应用层发送拥塞信号,在接到此类信息后,应用程序可以因此减少要传输的数据量以满足吞吐量、带宽和延迟要求。类似地,应用层的QoE测量结果也可以转发到较低层,以使其适应当前数据的传输,从而改善用户体验[3]。

总结

元宇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它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是一系列技术、概念的整合,是未来互联网世界的理想目标,而这需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在内的一系列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不断探索和进步,从而实现真正具有体验沉浸、永续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的元宇宙。

参考文献

[1] Judy Joshua. Information Bodies: Computational Anxiety in Neal Stephenson’s Snow Crash.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ry Studies, 19(1):17– 47, 2017. Publisher: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 Mystakidis, Stylianos. “Metaverse.” Encyclopedia 2.1 (2022): 486-497.

[3] Lee, Lik-Hang, et al. “All one needs to know about metaverse: A complete survey on 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 virtual ecosystem, and research agenda.” arXiv preprint arXiv:2110.05352 (2021).

[4] Paul Milgram, Haruo Takemura, Akira Utsumi, and Fumio Kishino. Augmented reality: a class of displays on the reality-virtuality continuum. In Hari Das, editor, Telemanipulator and Telepresence Technologies, volume 2351, pages 282 – 292.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 SPIE, 1995.

[5] ISO/IEC 23005 (MPEG-V) standards. Accessed: Sep. 20, 2021. [Online]. Available: https://mpeg.chiariglione.org/standards/mpeg-v

[6] IEEE 2888 standards. Accessed: Dec. 20, 2021. [Online]. Available: https://sagroups.ieee.org/2888/

[7] 王陈慧子, 蔡玮. 元宇宙数字经济:现状,特征与发展建议[J]. 大数据, 2022, 8(3):11.

[8] 袁园, 杨永忠. 走向元宇宙:一种新型数字经济的机理与逻辑[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39(1):11.

[9] Gadekallu, Thippa Reddy, et al. “Blockchain for the Metaverse: A Review.” arXiv preprint arXiv:2203.09738 (2022).

[10] Nath, Keshab. “Evolution of the Internet from Web 1.0 to Metaverse: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2022).

[11] Mozumder, Md Ariful Islam, et al. “Overview: Technology Roadmap of the Future Trend of Metaverse based on IoT, Blockchain, AI Technique, and Medical Domain Metaverse Activity.” 2022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ACT). IEEE, 2022.

[12] J. Han, J. Yun, J. Jang, and K.-r. Park, “User-friendly home automation based on 3D virtual world,”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vol. 56, no. 3, pp. 1843–1847, 2010.

[13] Ning, Huansheng, et al. “A Survey on Metaverse: the State-of-the-art,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arXiv preprint arXiv:2111.09673 (2021).

[14] Wang, Yuntao, et al. “A survey on metaverse: Fundamentals, security, and privacy.” arXiv preprint arXiv:2203.02662 (2022).

[15] J. D. N. Dionisio, W. G. B. III, and R. Gilbert, “3D virtual worlds and the metavers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ACM Computing Surveys (CSUR), vol. 45, no. 3, pp. 1–38, 2013.

[16] NGMN Alliance. 5g white paper. 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white paper, 1, 2015.

[17] Y. Wang, Z. Su, J. Ni, N. Zhang, and X. Shen, “Blockchain-empowered space-air-ground integrated networks: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 vol. 24, no. 1, pp. 160–209, 2022.

[18] A. Al-Fuqaha, M. Guizani, M. Mohammadi, M. Aledhari, and M. Ayyash, “Internet of things: A survey on enabling technologies, 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 vol. 17, no. 4, pp. 2347–2376, 2015.

[19] Lionel Sujay Vailshery.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non-iot active device connections worldwide from 2010 to 2025, March 2021.

[20] Joo Chan Kim, Teemu H Laine, and Christer Åhlund. Multimodal interaction systems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and augmented reality: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pplied Sciences, 11(4):1738, 2021.

[21] Linfeng Chen, Akiyuki Ebi, Kazuki Takashima, Kazuyuki Fujita, and Yoshifumi Kitamura. Pinpointfly: An egocentric position-pointing drone interface using mobile ar. In SIGGRAPH Asia 2019 Emerging Technologies, SA ’19, page 34–35, New York, NY, USA, 2019.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22] Invisible-to-Visible (I2V). https://www.nissan-global.com/EN/ INNOVATION/TECHNOLOGY/ARCHIVE/I2V/

[23] S. Vural, D. Wei, and K. Moessner, “Survey of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studies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 deployments in urban areas towards ubiquitous Internet,”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 vol. 15, no. 1, pp. 223–239, 2013.

[24] Jentzsch C.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to Automate Governance [EB/OL]. 2016. https://lawofthelevel.lexblogplatform thre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187/2017/07/WhitePaper-1.pdf

[25] 王文喜,周芳,万月亮,宁焕生.元宇宙技术综述[J].工程科学学报,2022,44(04):744-756.DOI:10.13374/j.issn2095-9389.2022.01.15.003.

[26] T. Huynh-The, Q.-V. Pham, X.-Q. Pham, T. T. Nguyen, Z. Han, and D.-S. Ki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the metaverse: A survey” arXiv preprint arXiv:2202.10336, 2022.

[27] M. Sugimoto, “Extended reality (XR: VR/AR/MR), 3D printing, holography, AI, radiomics, and online VR Tele-medicine for precision surgery,” in Surgery and Operating Room Innovation. Springer, 2021, pp. 65–70.

[28] Emory Craig. https://www.digitalbodies.net/virtual-reality/six-artists-vr-painting-star-wars, 2017

[29] Zhang Z M, Yin R, Ning H S. Internet of brain, thought, thinking, and creation. Chinese J Electron, http://cje.ejournal.org.cn/article/ doi/10.1049/cje.2021.00.236

[30] Ordano, Esteban, et al. “Decentraland: A blockchain-based virtual world.” Technical Report. Decentraland, 2017.

[31] Kuenz, Andreas, et al. “Improving MR visualization of digital twins using HoloLens 2.” Available at SSRN 3861809 (2021).

[32] Buhalis, Dimitrios, and Nurshat Karatay. “Mixed Reality (MR) for Generation Z in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Towards Metaverse.” ENTER22 e-Tourism Conference. Springer, Cham, 2022.

[33] Chengquan Qiao, Wenwen Zhang, Decai Gong, and Yuxuan Gong. In situ virtual restoration of artifacts by imaging technology. Heritage Science, 8(1):1–13, 2020.

[34] Cesar Cadena, Luca Carlone, Henry Carrillo, Yasir Latif, Davide Scaramuzza, José Neira, Ian Reid, and John J Leonard.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Toward the robustperception age.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32(6):1309–1332, 2016.

[35] Armelle Bauer, Debanga Raj Neog, Ali-Hamadi Dicko, Dinesh K Pai, François Faure, Olivier Palombi, and Jocelyne Troccaz. Anatomical augmented reality with 3d commodity tracking and image-space alignment. Computers & Graphics, 69:140–153, 2017.

[36] Adrian Haffegee and Russell Barrow. Eye tracking and gaze based interaction within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Science, pages 729–736. Springer, 2009.

[37] J. Han, J. Heo, and E. You, “Analysis of metaverse platform as a new play culture: Focusing on Roblox and ZEPETO,”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1, pp. 1–10.

[38] Ante, Lennart. “Non-fungible token (NFT) markets on the Ethereum blockchain: Temporal development, cointegration and interrelations.” Available at SSRN 3904683 (2021).

[39] Won, Ju-Hye, Yujin Choi, and Yoon Sang Kim. “A Metaverse Platform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Case of South Korea.”, 2021.

[40] Musk E, Neuralink. An Integrated Brain-Machine Interface Platform With Thousands of Channels. J Med Internet Res 2019 Oct 31;21(10): e16194

[41] Senevirathna, Thulitha, et al. “A Survey on XAI for Beyond 5G Security: Technical Aspects, Use Cases, Challenge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arXiv preprint arXiv:2204.12822 (2022).

[42] Chaudhry, Natalia, and Muhammad Murtaza Yousaf. “Consensus algorithms in blockcha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2018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Source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ICOSST). IEEE, 2018.